close

在保加利亞的中部,有一條山脈橫越,南北向往來的旅客要開越蜿蜒的山路,在著名的Shipka Pass(希普卡隘口)附近的山頭,矗立著一個外型有如UFO的大型建築,那是Buzludzha Monument,一個被遺棄的共產時期建築。

曾經我在網路上看過這個建築的照片,但想去的地方太多,以至於漸漸地也被我遺忘了,直到那時我旅行到了Veliko Tarnovo(大特爾諾沃),一踏進青旅,就看到公用電腦的桌布就是一系列的Buzludzha照片,我興奮地問著櫃檯怎麼樣才能去到,那時他說:「夏天我們會開團去,冬天除非包車否則就不太可能了,不過有個美國人也想去噢,好像在揪人了,你快去問問看吧!」

於是晚餐時間,我、美國大哥、法國澳洲情侶敲定了隔天的行程,包台計程車來趟Buzludzha一日遊吧,於是我也比預計的多待了一天在Veliko Tarnovo,不過這真的值得。

司機大哥九點就來了,一路向南開了快兩個小時,到了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,經過Shipka Pass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遠方的的UFO建築,可惜不是自駕不然還真想在這隘口停一停、拍拍照呢。那時是三月,到了快山頂的地方還機著雪,司機在附近繞了遶,決定還是讓我們自己走完雪地裡的最後一段路,來到這龐然大物前,面對著大門深鎖的他。

先來說說Buzludzha Monument的由來吧,大約在1891年,Dimitar Blagoev帶領的保加利亞社會主義著們,在這個山頭密會討論著未來的行動,而他們也是保加利亞共產黨(Bulgarian Communist Party, BCP)的前身,90年過去後,1981年BCP建立了這個紀念館,不僅設為BCP的總部(雖然我覺得總部設在這個偏僻的位子很不合理),也為了紀念Dimitar Blagoev等人。

然而,造價14,186,000 lev(約2.65億台幣)的建築在1989年共產解體後就被遺棄在這個山頭,或許也是象徵得像共產的過去道別,而且政府也沒有錢整修或是拆除他,於是經年累月,結構已經開始有點受損,原本正門還有開放進入的,現在也完全封閉了。

是的,我們就是來到了這麼一個充滿歷史的遺跡,深鎖的大門上曾經用紅漆寫上大大的「FORGET YOUR PAST」,彷彿過去是段不堪回憶的往事,但現在被改成了「NEVER FORGET YOUR PAST」,畢竟歷史就是一個無法被抹殺的存在,並且以不同的形式留存、複寫、循環著。

冒險就此展開,那傳聞中唯一個入口在大門右側,一個破裂的小洞口,對應著的內部是樓梯的部分,因此洞口跟內部有點小空隙,如果一個沒踩好,可能會卡在樓梯中間,或者直接掉到下半層樓左右,所以進去的時候還是得小心一點。

「大家都進來了,那...我們要先往上還是先往下走呢?」像個探險部隊一樣,我們很興奮地討論著下一步,決定先往下探,再往最精采的大廳去。

那時是三月,高山上的冬雪還沒退,屋內沒什麼光線顯得更冷,我們小心地走在被積雪覆蓋的階梯,來到了一樓,深鎖的大門有一個小缺口,光線從那進來底亮了這個空間,地上是一層厚重的冰層,裡面冰封著所有剝落的水泥牆壁和殘骸,原本的建築內部可能是漆上了紅色,以至於冰層中也混雜著少許的紅,有點讓人不敢認真地看著裡面,怕下一秒會看到什麼可怕的東西也被冰封著。

我們又再往下了一層,位在地下室一點光線都沒有的地方,深刻體會到伸手不見五指以及絕對的寂靜的恐懼,我們拿出手電筒照亮四周,我們踩在更厚的冰層上,裏頭更多被冰封的紅色碎片,旁邊似乎是以前的廁所,一間間的小門還在,但我們實在沒有勇氣及意願一個個去探索了,只想盡快離開這裡的黑暗,回到上一層的光明。

而最讓人驚嘆的,還是二樓的會議大廳了,最先映入眼簾的,是滿地的積雪和一整圈繁複的馬賽克拼貼,屋頂的正中央也是由馬賽克拼貼出的保加利亞共產黨標誌,但整個屋頂的結構已經在崩壞,整個鋼筋結構已經暴露在外,陽光從破損的屋頂照耀著地上的雪白,還有”滴答滴答”的融雪打入雪地的聲音,有時候我們還看到整塊的積雪掉落,或者踢到插入雪地的剝落天花板。

這層樓大概是個三層圓形結構,最內層是主要的大廳,馬賽克即使剝落了還大致保持著原本的色彩,最影人注目的,應該是那三個頭像了,即使最左邊的已經整個被移走寫上"It's just a head",也不難猜出那曾是Engels(恩格斯)的臉,畢竟旁邊兩個放的是Marx(馬克思)和Lenin(列寧),三個馬克思主義的象徵性人物,被保留下來也有點諷刺,彷彿是在看著自己的思想的興衰啊。

中間層是隔間,沒有什麼裝飾,只有滿地積雪和牆面上彷彿冰河時期過後被冰封的景象,小房間裡像是個大型的冷凍庫,因為冷度過強導致牆面佈滿了冰霜,好像時間空間都被冰凍了起來,沒有任何東西再流動的感覺。

最外層是對外的走廊,大開的窗戶吹進山裡的狂風,向陽側積滿了水隨風漣漪,被陽側則向中間層般的寒酷,這兒的馬賽克磁磚已經不如內部的顏色鮮艷,但許多的畫面還是栩栩如生,刻畫著當時的建造這個紀念館的工人、過去的戰爭、以及象徵的集權,從這裡可以眺望著整個山谷,深刻體會著他地理位置上的高聳,想著當時建造的過程,一定也犧牲了不少人吧,就像歷史上許多偉大的建築一樣吧。

從外觀上大家肯定也發現這裡有一座高塔,灰色的牆面還裝飾著共產和社會主義象徵的紅色五角星,但最一開始我們從外面繞了一圈時,並沒有找到入口,而網路上也有流傳著有人站在上面拍照的紀錄,於是我們又回到了一樓開始探險,最後在一個通往二樓的樓梯後面找到了一個我們還沒去過的地方,原來還有更多的地下室,因此我們決定往那前進,緊接著的是一條走廊,因為再穿越一個看似被撬開的鐵門後,再往裡走一點,終於找到那近乎垂直的鐵梯。

在這裡,沒有手電筒也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,我們用嘴巴咬著手電筒,或是把手機放在胸前的口袋,徒手開始爬,鐵梯碰上冰冷的空氣簡直要把手給凍僵了,不時還看到眼前的階梯有被腐蝕的跡象,最後我們決定放棄,如果要這樣爬上70米的高塔再下來,我們誰也不敢保證大家都會平安。

回到一樓大廳,再度從小洞口回到外面的世界,有點難以置信的冒險即將告終,我們找個避風處拿出外帶的昨天晚餐,邊吃著冷飯邊聊著剛剛發生的事情、看到的一切,聊到離開高塔的時候彷彿在說著浩劫重生似的,但每個人臉上都是驚喜又滿足的表情。

踏著雪地下山,回到等著我們的溫暖的司機大哥的車子,大哥笑笑地問我們:「如何?」

「The coolest adventure ever!」

關於交通:

  1. 從Veliko Tarnovo包車來回,總計約6.5小時(單趟車程2小時,等我們2.5小時),120lev/車,當時匯率大約60歐而已,四個人分下來真的很便宜了。
  2. 也有人做大眾交通到Shipka Pass附近(從Kazanlak做6號公車)住一天再包車上來,單趟大概30分鐘,這樣在Buzludzha的時間就更彈性。
  3. Hostel Mostel Veliko Tarnovo夏季會有團可以參加(http://www.hostelmostel.com/veliko-tarnovo/facilities-services)

關於季節:

冬季上山可能會比較困難,積雪問題要看當地的車輛能不能開。冬末春初,大概是我去的時間,原本覺得滿地積雪有點可惜,但看看網路上照片後發現這樣也好,白雪遮住了所有的碎片殘渣,反而感覺比較乾淨,夏季來可能就看到的所有的斷垣殘壁吧。

關於必備物品:

手電筒或頭燈,冬季保暖衣物和手套,食物和水。

關於危險性:

其實這裡被封閉也不是沒有原因,屋頂結構破損隨時都可能有東西砸落,內部的牆壁也都破損的很嚴重,通往高塔的鐵梯也早就腐蝕了,每年這樣風吹雨打的不知道還能撐幾年,大家如果要去請依定要很注意安全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ll 的頭像
    Jill

    Traveler, those stories

    Ji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